女子吃三七患“肝炎”向医生求助,专家说出其中原因
#世界肝炎日:这几个行为伤肝#
#守护沉默的肝#
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,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联合北京地坛医院、头条健康发起#守护沉默的肝#科普活动,共同助力肝炎防治。
(相关资料图)
想看更多精彩内容记得“关注”我呀!谢谢支持!
刘女士今年50岁了,一个多月前,她感觉关节疼痛不适。 在亲戚的介绍下,购买了一种中药材的根,进行煎服。
她每日按时吃两顿中药,刚开始也没什么感觉。一个多月后, 刘女士感觉总是乏力,腹胀,吃不下东西。
于是,她就去附近的诊所输了几天液,症状还是没有得到缓解。诊所大夫就建议刘女士去省二院进行检查。
在省二院,经过B超、CT以及肝功能等一系列检查后,医生发现,刘女士患有“肝炎”。
医生仔细询问了病人的日常饮食和用药情况,并让刘女士将药根带去进行检查,最终确定, 她是因误食“土三七”而导致了肝炎。
人们不禁要问:“土三七”不是“三七”吗?它怎么会引起肝脏的病变呢?
一、土三七是三七吗?
专家郑重提醒, 土三七不是三七,要遵医嘱使用。
众所周知,三七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,是一种比较出名的中药材。而土三七与之相差一字,很多人经常会将两者弄混淆。
土三七有两种, 一种土三七叫费菜,属于景天科植物。 它性平、味甘、微酸,有凉血止血,散瘀,消炎,安神,镇痛等作用。费菜没有毒性。
另一种是菊科植物,别称是菊三七,属于三七草的根茎或全草。 它与费菜属两个物种,它们的药性和功效不尽相同。
菊三七有破血散瘀、止血止痛、解毒消肿的作用, 民间主要用它进行骨折、跌打损伤、虫蛇咬伤等的治疗。
该药品在我国城乡不同地区都有种植,以云南为主。民间多采用鲜品全草外用,或收藏干品全草外用,或内服。
但是,近些年,媒体和临床治疗中,已发现许多起因服用三七导致肝损害的报道和案例。
需要注意的是, 菊三七是有毒的。 它含有浓度较高的千里光宁碱、千里光菲宁碱、全橼千里光碱等较强的肝毒性吡咯烷类生物碱。
除菊三七外,我国至少有50多种植物里含有该类生物碱, 常见的有:野百合、狗舌草、山紫苑、天芥菜等。
该生物碱由肝内脱氢形成一个多多个高反应中心的吡咯样衍生物,这种代谢产物与亲核组织结构起反应,后者具有起烷化剂作用。
这可能损伤干细胞、肝窦和肝小静脉内皮细胞, 使纤维蛋白的凝集物在管壁上皮下沉积、纤维组织增生而导致管腔狭窄、闭塞、血流障碍。
它的肝毒性与其化学结构、摄入时间、剂量及人体对该物质的敏感性有关。
而三七属于五加科植物。它的干燥根是名贵的中药材,无毒。
许多人喜欢用其来养生、美容养颜,因为它能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,减少脂质过氧化物,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。
传统认为,三七“生打熟补”。
生三七具有止血、活血的作用,适用于各种出血症和需要活血化瘀的病症。 熟三七则没有止血的作用,主要适用于需要活血、补血的病症。
生三七粉可以用温开水直接服用,熟三七粉则可以使用温开水、牛奶等送服。
为避免人们把土三七错当成三七使用,在日常生活中,大家应注意对二者进行区分。
要区分有一字之差的两种植物, 人们可以从它们的叶形和花形来进行辨别。两者的外观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别。
五加科的三七,其叶形肥大,长得犹如张开的手掌, 叶子会朝着不同的方向生长,其边缘有细形锯齿。
菊科的土三七,它的叶形比较小,叶子是沿着茎对称生长。叶身皱缩,如果将叶子展平,它会呈倒披针形。
三七的花呈现红色,体积较小。而土三七的花朵则是黄色的。
另外,三七入口时,刚开始的味道很苦,但是,这种苦味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较短。人们再细品时,还能从中尝到其中的甘甜。
土三七的味道微苦,并有酸味。 虽然土三七可以被人们食用,但是其毒性较大。
有些人在平日里喜欢将土三七泡成酒后饮用,这样会使其中的砒咯烷类生物碱更易溶出,使其毒性加剧,人们一定要慎用该类酒品。
专家提醒,误食土三七会导致药物性肝病。 因个体的差异,每个人的中毒耐受量是不同的,对药物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。
中毒者会出现恶心呕吐、腹痛并伴有严重的腹泻, 最后可能引起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、肝窦阻塞综合征,严重者可能造成肝功能衰竭而亡。
因此,人们在需要使用土三七时,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。同时,大家也有必要对它导致的肝损害疾病,有所了解。
二、肝小静脉阻塞综合征
肝小静脉阻塞综合征,是指肝脏所有的小静脉都堵塞或部分堵塞了。 正常情况,进入肝脏的血管有两条:一条是肝动脉,一条是门静脉。
两条血管进入肝脏后,会逐渐分成许多的细小分支,最后变成毛细血管,供给肝脏组织的营养,然后到达肝窦。
然后再形成肝小静脉,进而形成大的肝静脉,出肝后进入下腔静脉,最后回到心脏。
而土三七的毒性,可能引起肝小静脉的发炎。 发炎后的肝小静脉就会堵塞或部分堵塞了。
肝脏的血也就不太容易,通过肝小静脉回流到下腔静脉, 就会引起门静脉血流的淤滞,从而引起门静脉压力的增高。
这有点像肝硬化,引起的门静脉压力增高,会出现顽固性腹水和食道静脉曲张等症状。
至于吃多长时间才会发生肝小静脉阻塞综合征, 这要看患者每天吃土三七的量,以及个人体质,最快的话,2到3个月就会出现症状。
如果患者每天都服用最大量的土三七,出现相关症状的时间会更快。
专家还说, 肝小静脉阻塞综合征的治疗是相当困难的。 停用土三七,有可能使疾病停止发展,但患者想要完全解决堵塞,几乎不太可能。
患者使用利尿等方法,可以使其腹水减少或消掉,但停药后会复发。食道静脉曲张严重时,还有可能出现大呕血的情况。
外科手术治疗虽然可以缓解症状,但也很难被根治。 如果要根治此疾病,只有做肝脏移植。
其实,除土三七,某些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,造血干细胞移植、放疗等治疗,也有可能引起肝小静脉阻塞综合征,但比较少见。
而土三七引起的则相当常见,这必须引起人们的注意。
此外, 土三七引起肝小静脉阻塞综合征的原因之一是含有吡咯烷类生物碱,而含有吡咯碱的中草药,如千里光等,也应遵医嘱服用。
三、肝窦阻塞综合征
肝窦阻塞综合征,过去也被称为肝小静脉阻塞综合征,小叶中央静脉阻塞是本病的基本病理改变。
但随着医学工作者对其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, 发现该病发生的最早、最根本的病理改变是肝窦阻塞。
临床上多有报道造血干细胞移植、放化疗以及服用含有吡咯烷生物碱的植物等可引起肝窦阻塞综合征。
肝窦阻塞综合征,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血窦、肝小静脉和小叶间静脉内皮细胞水肿、坏死、脱落进而形成微血栓。
引起肝内淤血、肝功能损伤和门静脉高压的一种肝脏血管性疾病。
在西方国家,它的主要原因是造血干细胞移植,而在我国,该病的主要原因是服用含有吡咯生物碱的传统中草药。
如土三七、千里光、豆科的猪屎豆、紫草科的天芥菜等,而服用土三七导致的该疾病占比约为50%到60%。
该疾病的临床表现,包括腹胀、肝区疼痛、食欲缺乏、乏力、腹水、黄疸和肝脏肿大。
一般来说,患者服用如土三七类植物后一个月内会发病,也可能会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会出现以上症状。
该疾病暂无特效药物进行治疗, 但研究表明,肝素、丹参等抗凝、改善微循环治疗对其有一定疗效,且短期预后效果较好。
结语
我国作为中草药的起源大国,中草药使用有几千年的历史。
随着对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,研究人员发现, 越来越多过去未得到重视的药物,它们的毒性作用开始被人们所认识。
鉴于土三七全草可入药,是民间常用的广谱高效草药,易于获取,就出现了盲目使用土三七为保健品,或治疗药物的现象。
故而,有人就出现了, 因误食土三七而引发肝小静脉阻塞综合征、肝窦阻塞综合征的情况。
土三七的肝毒性,不仅要引起医生的重视,普通民众更应多关注。如果出现了误服的情况,一定要尽快到医院进行诊断及早治疗。
当然,针对无毒的景天科土三七,研究人员也开发了景天三七糖浆、养心草胶囊、养心片等药物用于临床使用。
这些都是需要遵医嘱服用的药物。 对于营养保健型的土三七,人们可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种植。
相关医疗机构也加大普及宣传,土三七的毒性,让老百姓远离它,并慎用它。
今天的科普知识到这里就结束了,看完这篇文章的你有没有什么问题?“打在评论区”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吧!
标签: